在充斥網路的21世紀,臉書、推特、電子郵件和零朗滿目的搜尋引擎、新聞購物網站幾乎佔去了我們生活的大半 ; 搭乘大眾運輸、等咖啡餐點的空檔,總看到大部分的人「把握時間」,低頭滑動著手機。網際網路改變了人的行為模式,究竟帶來了便利與迅速,還是讓人們擁抱分心,失去了深度思考與工作的能力?
本書作者卡爾. 紐波特(Cal Newport) 在書中推崇深度工作的關鍵性。身為電腦科學教授的他,必須應付各類教學工作、學生的指導以及五花八門的校務會議,卻能同時有兼具質與量的論文產出,他將這些歸功於高度專注下深度工作的成果。不需要專注的工作易被取代,而高技術工作者所具備的學習能力,往往是需要經過刻意練習的,許多人或許知道專注的重要性,卻仍然擁抱分心的原因,歸結如下:
1. 度量黑洞:淺薄工作的影響 & 深度工作的好處不易度量
2. 最小阻力原則:主管往往選擇最容易的方式(讓員工回覆電子郵件、定期會議)來監督進度,卻使工作時間零碎化
3. 以忙碌代表生產力:裝忙成為老闆衡量員工工作成效的標準
4. 網際網路狂熱教派:部分人士將網路視為劃時代的革命,一切照單全收形成「科技壟斷」
「科技並沒有讓其他選項變不合法、變不道德或不受歡迎。科技讓它們變隱形,並因此變得無足輕重。」-- [美麗新世界]
心理學中的「心流」(flow) 概念,說明專注於有挑戰的工作會產生愉悅感,當我們花大把時間在「高刺激低價值」的活動上,往往忘了深度工作能創造美好生活。深度工作的方式因人而異,不管是固定一段時間與世隔絕的「修道院式」、每天固定時間加上醒目自我提醒(如做完打勾)的「節奏式」或是將深度工作與休閒結合可隨時切換的「記者式」,重點是能找尋最適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。
在第二部分,作者提出深度工作的實踐需「學會擁抱無聊」,換言之我們需克服對分心的渴望。以下列舉實踐的方法:
(1) 安排分心的時間:人的專注力有限,故事先訂定可以偶爾暫停專注的分心時間
(2) 效法老羅斯福:在特定時間維持深度工作(保持剛好能達成的邊緣來激發潛能),剩餘時段用於發展自身興趣
(3) 練習生產性冥想:利用散步、慢跑、淋浴時間,集中注意力在單一明確的職業問題上
(4) 練習記憶一副牌:善用畫面記憶,將抽象資訊(數字、文字)和空間實體(物品)連結,來幫助記憶
我們往往會過份誇大社群網路帶來的好處,到頭來發現依靠社群維繫的點頭之交與按「讚」的背後,是不講求辛苦工作創造真正的價值,塑造每個人自我感覺重要的假象。作者提出「工匠的工具選擇法」,正如過往職人為工作需要選擇適切的工具,網際網路應被視為工具,不該為了潛在的好處而無限上綱用量,忽略了壞的影響。
執行深度工作的過程,我們須盡一切所能排除淺薄事務,作者提出:(1) 透過工作方塊&溢位方塊(緩衝時間)來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 (2) 以「未受訓大學畢業生要花幾個月完成」去衡量工作的淺薄度,來量化每一項活動的深度 (3) 利用固定時間表(某個時間以後不工作,加強日間的工作效率) ,並避免不必要交際活動與輕易答應做淺薄工作 (4) 透過設定寄件人過濾器(附帶回覆的條件)、善用流程導向回覆(避免來回丟球)與適時的不回覆,來免去浮濫的電子信件
在旁人看來或許深度工作有些不近人情,但專注力儼然是一種創造價值的技術。比爾.蓋茲在編寫BASIC程式語言的八週,長時間高專注下常寫到一半睡著; 榮格時常獨自在樹林中的塔屋深度思考,最後建構出和佛洛伊德分庭抗禮的精神醫學理論。閱畢本書,或許我還沒有也不需要徹底脫離社群的勇氣,但當有重要任務出現需要深度工作與專注力時,放自己一個「臉書假」或嘗試書中作者遠離分心誘惑的方法,依然值得參考。又或者更讓我心動的是「心智不像手臂和腿會疲倦,它們要的是改變而非休息」這段話。
有意義的休閒活動或許更勝無計畫的網路漫遊,能讓第二天工作更放鬆。工作完極度疲倦下,是否更該放下手中的電子裝置,走入球場、藝文空間抑或是大自然呢?
留言列表